“十大师德标兵”系列报道:王慧丽——心血育桃李,辛勤扶栋梁
发布时间:2019-11-18
王慧丽,2003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学一级教师。毕业那年她就决心要带着“三颗心”去工作,即对学生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从教16年来,她不忘初心,用心对待她的每一个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付出,教学成绩突出,所写论文被评为市一等奖,省二等奖,历年来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多次被学校评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师德标兵”等,而她认为自己只是做了本职工作,尽了自己的本份而已。问她为何还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充满激情,她若有所思的说 :“孩子们能让我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2014年,她到了刚建成的南京路校区,一切都是新的。面对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她刻苦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学情,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级部组织的评教活动中,她的课每周都能被评为“最受欢迎的两节课”,教学成绩优异。那一年她怀了二宝,反应很厉害,但每次只要一上讲台,她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激情,下了课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到底有多累,只有她自己清楚。她的学生说她往那一站就会发光,是母爱的光辉。
2016年,儿子刚满一岁,她被选进了刚成立的宏志部。面对思维那么活跃的宏志班孩子,面对孩子们找到的大量难题,而且在每天晚上儿子都闹夜的情形下,她只能超负荷的努力,研究学情,大量做题,认真备课,不畏任何的质疑,勇于做自己,很快她适应了宏志部的孩子。在课堂上和他们一次次碰撞出了知识的火花,所教三个班成绩都名列前茅,2018年6月5日,中午十二点半她给最后一个孩子讲完题,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们。下午在曹县(高考监场)看到“宏志高二送高三”的视频时,她泪流满面。现在谈起来,还一度哽咽,她不好意思地说这可能就是“教师情节”。
2018年,她再没当过高一班主任,离家30多里地,家里两个孩子,三岁的儿子说话还不清楚的情况下接受了高一宏志部班主任一职。本着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责任,她积极向老班主任学习。在班主任事情千头万绪的情况下看了两本介绍班主任经验的书,另外在开车的时候不听音乐,不听收音机,而是听喜马拉雅上的“班主任实战经验”。她曾陪着从小失去父亲的孩子“轧操场”解开其心结;她曾给自主招生来的孩子以拥抱,替其擦去眼泪为其加油鼓劲;她曾想尽一切方法帮助学生进步;她曾到因不能适应高中成绩落差而心理出现问题的孩子家,家访开导鼓劲;她曾……当孩子们在誓师大会上集体喊出:“我们爱您,爱您就像细胞呼吸,有氧无氧都在进行”,她含泪说:“当时感觉一切努力都值了!”
有一次,一位家长给她打电话说谢谢王老师不顾自己的孩子,照顾他们的孩子。她笑着说:“不,我的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我的孩子也是,我绝不会照顾不到我的孩子。只要在家,我不玩手机,不看电视,对我的孩子做到真正的有效陪伴,另外我觉得我对工作的热爱,能让我的孩子对教师这一职业更加的尊重,我工作的态度会给他们以榜样的力量,我相信,他们也能因为对工作的热爱,勇敢的接受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过的充实而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