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二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记菏泽一中教师汪涛
发布时间:2019-10-16
系列报道二
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记菏泽一中教师汪涛

“汪主任,您看我准备的这些材料行吗?”9月16日,菏泽一中正在进行职称评定申请工作,针对教师的咨询,汪涛耐心讲解。“这个工作关系到老师的职级、待遇问题,一定要公平公正,让优秀的、勤奋的老师得到应有的待遇。”汪涛对记者说。汪涛现任菏泽一中办公室主任,从任教老师、量化管理办公室再到办公室工作,24年时间,他将最美的青春献给教育事业,将最真的情愫献给教师和学生。
父亲、母亲都是教师,自小耳濡目染,对汪涛影响很大。“小时候,父母都回家很晚,经常在学校备课、辅导学生。有学生学成归来看望他们,言谈之中,让我感觉到这份职业的神圣。”父母的身教胜过言传,他工作之后,“担当作为”四个字便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成为他不断践行的誓言。“对学生来说,一生只有一次高考,对我们老师来说,每年都是高考。”汪涛把每件工作都以“高考”的标准来对待。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他始终坚持按规办事、按章理事,以制订和完善制度为着眼点,先后制定并完善了《考勤管理办法》《教职工考评细则》《学校安全工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办公室成员的职责,增强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全局意识、职责意识和时间观念,为办公室工作的有序运转奠定了基础。

要培养优秀学生,就要让优秀教师心无旁骛地工作,汪涛努力做教师们的“知心人”。有事情找汪涛,成了教师们心照不宣的默契。无论是家人生病需要照顾,协调校区事宜;还是生活住宿等问题,亦或是排班分配问题,每件事情的处理,汪涛都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尽力为教师减少后顾之忧。作为办公室主任,他把最难安排的值班分配给自己,中秋、除夕等节假日,都能在校园里见到他的身影。作为市派第一书记,他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施策。
算着时间,刘高阳来到市特教中心学习已经两年,汪涛依然牵挂着这位盲人儿童。2017年5月,时任东明县陆圈镇东风村“第一书记”的汪涛,在走访时了解到这位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孩子,“父母外出,小高阳只能跟着爷爷奶奶,本该活泼好玩的年纪,由于残疾,他每天精神萎靡。”不让一户贫困户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掉队,汪涛制定针对刘高阳的具体帮扶方案和措施,在充分征求家人意见后,帮助其申请到市特教中心学习的机会。2017年9月,汪涛带领刘高阳和家人来校报到。“经过不断学习、锻炼,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未来的他就可以独立生活,还会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汪涛很欣慰刘高阳的变化。这只是汪涛帮扶贫困户的一个缩影,两年时间,东风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4米宽的水泥路通到各组,村民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有线电视、网络进村入户,集体收入不断增加,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协调上级部门,建成投资230万元的幼儿园一座,2018年10月经确认整村脱贫,退出贫困村。
无论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还是社会同仁,都称赞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是一个有本事、有能力的“工作狂人”,是学校的骨干力量。他站在菏泽一中这座芬芳的桃李园中,用实际行动守望着一中学子们的成才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