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一严慈相济,润物无声——记菏泽第一中学教师宋先艳
发布时间:2019-10-16
系列报道一
严慈相济,润物无声——记菏泽第一中学教师宋先艳

老师这个职业很普通,却扮演着家长、心理医生、法官等多个角色。它是一个良心活,需要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到位。”到今年,是宋先艳从事教育工作的第23个年头,他的内心充满了感慨。宋先艳1997年大学毕业后,在菏泽第一中学参加工作。工作生涯中,他从普通老师到级部副主任、教导处副主任、级部主任等多个身份的转变,在教育这条道路上不断寻求、探索着自己的成功之路。
作为一名学校党支部书记,宋先艳一直坚持党建引领教学的发展方向,他带领支部党员全心全意服务教学,争当楷模。“我们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首先要在上班时间上做‘先锋’,要求每一名党员上班要早来,下班要晚走,不允许搞任何特殊。其次,我们党组活动正常化,利用每周四下午开展学习活动。”宋先艳告诉记者。在党建的带领下,党支部内党员始终把“冲在前列”作为奋斗目标,全力完成一切上级安排的政治任务。宋先艳在工作中充满了创新,2005年发明的录播课间操集合口令至今还在使用;他创新了学校医务室主动服务,改变原单纯给学生看病的职能,把预防、宣传工作放在前列,组建校园宣讲队,定期开展疾病预防活动。说一千道一万,抓好教学成绩是首要。宋先艳认为,要想抓好学生成绩就要抓好管理工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任课老师是创造班级良好氛围的第一责任人,他在老师管理方面做足了“文章”。
“老师要想上课效率高,就要提前备好课。日常工作中,我要求任课老师交流备课,每周利用两个晚自习的时间开展集体业务活动,对教学中的难点、堵点进行突破。”宋先艳说。在培养年轻教师成长方面他也下足了功夫,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推行起了“拜师”活动。他要求每位老教师要对一名年轻教师跟踪培养,定期向每一位授课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在他的努力下,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质的飞跃。新生入学,也是宋先艳最忙碌的时候。他长时间奔波在学生中,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如今,高一新生入班即静、入座即学,就是他全身心投入的成果。“教课是看家本领,与学生接触中能享受到很多快乐。”宋先艳虽然是一名教学管理者,但他一直坚持在讲台上挥笔洒墨,任教物理学科。他长期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及研究,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独立发表7篇论文。2017年8月,出版专著《探究学习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整合之研究》;《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的研究》荣获国家级课题一等奖。亲其师,信其道。宋先艳在他的课堂上,把物理和生活紧密结合,拿生活常识引入课堂。其授课方式幽默风趣深受学生喜欢,他还结合当下时代特色和学生学习需求,抛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讨论教学,让学生“动了起来”。看到部分学生偏科,他挤出时间进行辅导,从学生发展前景,如何学会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兴趣。
汗水浇开幸福花,宋先艳先后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模范教师、功勋教师、师德标兵。2018年11月被山东教育电视台《高考直通车》栏目聘为特聘专家;独立发明的“多功能磁性折叠书立”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作为支部书记,他先后多次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市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