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4日,菏泽一中人民路校区会议室,高三二轮复习备考会议!
会议由晁保平校长主持并做重点发言!
晁校长从二轮复习的功能与目标、任务与形式、路径与要求等方面做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
【强调重点】
1、突出特点与任务:专题综合,重点突破;
2、克服常见问题:简单重复,盲目训练;
3、有效教学要义:少就是多,精才能深。
【提纲】
一、高考命题的变与不变:基点与靶向。
二、二轮复习的功能与目标:为什么。
三、二轮复习的任务与形式:是什么。
四、二轮复习的路径与要求:怎么做。
2021年高考命题的“六大要求”:
1、试题设计不超出《新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说明》和教材要求。
2、试题要求,必须科学规范,目标明确,在学术上没有争议。题目立意情境和设问应科学、可信、新颖、灵活,表达方式应合理、有效、准确、简捷。
3、试题考查的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应具有合理的覆盖和比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难易比例应配置合理。
5、选择题的题干应围绕一个中心,和选项的关系一致,干扰项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各选项的结构和语言长度应大体一致,各题正确选项的分布要基本均匀。
6、非选择题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层次学科能力,答题量和思维量与赋分值应合理。
2021高考命题“十项原则”:
1.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 命题应体现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试题要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将考查内容进行包装,坚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原则。
2.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每年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起伏不大,变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同样的考点知识,今年这情境,明年那情境,今年这样问,明年那样问,标新而不立异,交叉而不偏离,年年创新,常考常新。
3.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为了保证选拔功能,试题必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较难的题目,考生一般入题较易,之后会发现解题的方法很多、路子很宽,但越走越窄,越来越难。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走到底。
4.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命题不留教材版本痕迹,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但考点知识都是考纲要求内容。考生在考场上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想”就是思维,高考试题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5.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命题者在编制每一道试题时都要考虑我国的地域及民族等因素,努力做到对每一位考生都公平。所谓“以生考熟”,就是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 ,大家都没见过、没做过,老师也没讲过,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6.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回归高考评价体系,如政治有些问题好像提给总经理、董事长,甚至是县长、市长的。物理化学等理科类试题有的是尖端科研课题、甚至是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内容,起点很高,但答案不会超越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落点很低。
7.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高考命题首先设定考查的重点内容和层次要求,使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新考纲补充的考点要选择性的考,以此为基调展开考查网络,拓宽考查空间。
8.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高考也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较容易,个性考查难度较大,因此高考试题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从独特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考查,体现考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鼓励有独特见解、有思想水平、有创新精神的答案。
9.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试题往往从比较小的一点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扰,小中见大,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实际上是对思维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试卷中除了基础题以外,其余的都需要较大的思维量去穿透表面,触及本质。
10.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有所用,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正是命题的目的所在。人文学科要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自然学科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使本学科试题更加具有实际性、应用性和学科性。
依据政策与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做出判断!
政策层面:《通知》要求,孙海波论述,必须体现。方向依据:《评价体系》《课程标准》、教材(旧教材为主,新教材为辅)。
总体特点:总体稳定,稳中有变,强化导向。
1、总体稳定:结构、题型多数稳定;难度相对稳定;主干、重点必考。
2、稳中有变,大稳小调:考点变,设问变,压轴变,题型可能有创新,情境必然要变。不变的是直指学科关键能力。
3、强化导向
(1)价值导向: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由表及里。
(2)优化情境设计:方向在哪里?两张皮到相融;两种类型,生活实践强化热点,学习探索体现陌生(材料在外,考查在内),考查学科关键能力的同时,侧重考查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开放性的考查途径:条件开放(结构不良),路径开放(方法不唯一),结论开放(答案不唯一)。
(4)灵活性的考查方向:考点灵活,设问灵活(反套路,反押题),方法灵活(指向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
(5)学科融合、模块融合可能持续强化,体现综合性,但量不会太大。
(6)指向核心素养,体现教材的题目会有一些。
(7)体现学科特点、强化思维能力的题目会进一步强化、优化:实验题、推理题、小论文等。
(8)试卷结构:延续低入口、多层次、高落差,入口容易出口难的命题结构(基础性、区分度)。
(9)新题型、亮点题型延续并优化,难度有增加。
最后,晁校长寄语全体教师:带一届高三,树一座丰碑!
成就学生,也在成就我们自己!